首页

踩踏之家vivi女主

时间:2025-05-28 22:21:47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77367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东发布千余个乡村振兴合伙人需求项目 面向海内外纳贤才

此次大赛每个赛项分设军人组和职工组,每个组取前5名分别颁发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2名),共计60名选手获奖。经过前期层层选拔,共有来自军兵种、武警部队及军工集团的429名技能“工匠”晋级决赛。

我国已记录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 占世界已知总数11%

2019年5月21日,正在江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听取有关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文化中国行|对话国博:4个月卖出53万件,凤冠冰箱贴缘何成为爆款?

惊蛰时节,人体肝阳上升。肝属木,日常起居需顺应肝木之舒展之性,让身体徐缓苏醒,晨起伸伸懒腰、饮杯温开水或淡绿茶,遇事宠辱不惊,五脏气血平和。我们要让自己尽量保持一种放松平和的状态。

三中全会牵动世界目光 外媒称新质生产力或成关键词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 邢广程:这个判断具有战略性,现在国际形势非常复杂,燃火点一个接着一个。但是机遇有、挑战也有,在挑战的大背景下还有很多机遇,就是人类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这些问题不合作起来、某一个国家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吗?解决不了,最后还得回到合作。

2024云南省非公企业百强榜揭晓 入围门槛升至11.32亿元

活动期间,30余名一年级新生面向沟溪村孔子文化广场上的孔子像整齐排列,庄严而有序地参加“开蒙礼”;村集体向考上双一流大学的新生家庭发放奖学金,鼓励学子发奋图强、立志成才;孔子码头边的南孔市集展示着南孔文化系列文创、西安高腔、竹编等民俗,络绎不绝的游客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